2025年中招志愿填报将于7月13日开始,考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的“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表掌握成绩定位,并从今年《招生简章》中了解各校招生计划,综合考虑考生兴趣爱好、自控能力、家庭住址、经济条件等因素后,合理规划适合考生的报考方向。
普通高中是多数考生和家长的选择。考生想要进入普通高中,除报考普高的普通班外还有以下几种途径:报考部分普通高中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通过市级统筹或校额到校方式进入优质高中;填报通过审批的高中实验班;部分通过审核的考生有宏志生报考资格;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被五年制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接受五年一贯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报考“3+2”中高职衔接办学项目的考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后,可通过转段测试进入对应高职院校学习;中专、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考生可通过高职自主招生或高职单独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除部分艺术、体育特色中专校外,多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通过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招生。
贯通项目提招可填8志愿
贯通项目是指北京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包括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贯通项目通过提前招生或统一招生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录取。
贯通项目提前招生共设8个志愿,每个志愿学校可填报1个专业。考生填报相应志愿时要认真查看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校名称、对接本科院校名称和专业,结合兴趣爱好、就业前景及往年录取分数等因素,确定填报的志愿院校和专业。报考须专业加试的贯通项目,考生加试合格方可填报相应志愿。若被提招批次的贯通项目录取,考生将不能再参加后续其他批次录取。
考生要注意,报考贯通项目须加试的专业,应持“成绩单”“体检表”在7月10日至11日按招生学校要求参加测试。
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志愿可混报
指标分配招生录取包括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招生录取。市级统筹和校额到校志愿可混合填报。考生若被指标分配批次录取,将不再参加后续统一招生录取。
考生填报校额到校志愿时,要重点关注自己成绩在学校的排名以及学校被分配到的招生名额;填报市级统筹志愿时,要关注招生校分配名额与区排名。
“冲”“稳”“保”填报统招志愿
填报统一招生志愿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报考资格,参考成绩排名、招生计划和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填报普通高中、贯通项目或中职教育志愿。
填报统一招生志愿时,考生要按“冲”“稳”“保”的思路拉开梯度。考生可将往年分数较高、排名靠前的学校和专业填报在前,将与自己匹配度较高、有较大录取可能的学校和专业填在中间,将比自己分数低的学校填在靠后的位置作为“保底”志愿。在填报统一招生批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贯通项目志愿时,考生可横向对比公办高中往年录取情况,确定相关志愿填报的具体顺序和位置。
填报中职教育志愿时,考生和家长要多了解招生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并综合考虑考生的中招体检结果,注意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否受体检结果限制,最终选择考生喜欢、家长支持且有发展前景的学校和专业。
注意事项
中招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13日至17日,届时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志愿。志愿填报结束并关闭系统后,任何人不能修改志愿。考生要妥善保管登录密码等个人信息,避免信息泄露。
填报志愿时,考生要确保每个批次的志愿连续填报,中间不能有空志愿,不同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不要重复;同时,注意查看招生学校代码,避免混淆相似名称的学校,导致填报错误。
正式上网填报前,考生和家长可先填写一份“草表”,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好“考生位”、编排好“志愿序”,科学合理填报中招志愿。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李小银
诚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