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又一次迎来延期,这看似是双方暂时休战的信号,但千万别以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就此画上句号,实际上,这仅仅是漫长赛程中的中场休息。为何这么说?接下来,我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拆解其中的五个关键要点,一窥这场大国较量的真实面貌。
第一点,他们到底谈了啥?成果有多大?这次议程围着三件事转。第一件就是关税延期,说穿了就是两边都需要喘口气。美国怕“三位数关税”一出,美股直接跳水,iPhone、特斯拉一起涨价,选票跟着飞走。中国这边要稳住出口厂和整条供应链。第二件是双方决定搭个“常聊天”的群,以后定期视频、打电话,聊聊宏观经济怎么配合。说白了,先搭个台子,方便以后继续拉锯。第三件是把芯片、稀土摆上桌面,但只是互相亮了牌,没签任何字。所以,这份“成果”更像临时的“技术缓兵”,真正的难题一点没碰。
第二点,双方的博弈是否已经进入深水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已经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谈判的话题早已从 “关税税率多少个点” 这种相对表面的问题,瞬间升级到 “芯片卖不卖”“稀土给不给” 这样直接关乎科技命脉的核心问题,这无疑是在科技领域扼住对方的咽喉。90 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美国那边已经放出狠话:如果谈不拢,关税就加到 100% 以上。这绝非危言耸听,他们是真的有可能这么做。中方的底线也十分明确:想让中国像欧盟和日本那样做出大幅让步,绝无可能。美方坚持要求中国进行 “结构性改革”,而中方则坚决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双方都清楚,下一次的谈判只会更加艰难,更加考验双方的耐力和决心。这 90 天的休战很可能只是一系列拉锯战的开始,未来会像连续剧一样,一集接着一集上演。
第三点,这90天能带来啥影响?先先说说好处:全球市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出口企业不用再担心明天的成本会突然翻倍,这对于稳定全球经济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特朗普也担心股市出现崩盘,所以暂时按兵不动,这对他的选情也颇为有利。再说说风险:特朗普的 “翻脸速度” 简直堪比翻书。今年五月,他对欧盟的关税政策在 24 小时内就变了卦。今天还在握手言和,明天就可能在推特上开火攻击。中方对此看得十分透彻:商务部早就明确表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 90 天只是一个窗口期,绝不是中国的投降期,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
第四点,芯片和稀土,谁在掐谁脖子?开会前夜,英伟达紧急向台积电追加了H20芯片订单。看上去像是美国松了一点口子,其实更像是企业扛不住失去中国大市场,逼政府做的小让步,目的是保住自己的钱包。另一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让美国芯片厂心里打鼓。没有稀土,再高端的机器也转不动。于是,美国才在芯片出口上做了点小动作,但大方向仍是卡脖子,别幻想全面松绑。
第五点,相比欧盟和日本,中国为什么能挺直腰杆?特朗普可以压欧盟日本签字,因为对方市场小、资源少。可对中国,他踢到铁板,原因是我们呢手中握有2张王牌:14亿人的超级大市场、全球稀土七成的掌控力、以及从螺丝钉到高铁车厢的全产业链。这3大王牌,让中国敢说“不”。中方坚持“延期互冻”,绝不演“割肉喂鹰”的苦情戏。美国想复制压盟友的老路,注定碰壁。
所以,90天只是缓兵之计,美国遏制中国科技的大方向没变。芯片、稀土依旧是下一轮风暴眼。中国要做的,就是两手准备: 一手,把核心技术赶紧啃下来,别再被“卡脖子”。 另一手,继续用市场和稀土这两张王牌,逼美方回到理性桌面。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谁的底牌厚,谁才能在持久战中笑到最后。
参考资料:《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继续寻求建设性交流》俄罗斯通讯社
诚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